黑龙江省汤原县人民法院
民 事 判 决 书
(2015)汤民商初字第8号
原告赵福才,男,于1970年2月19日生,汉族。
被告汪海清,男,于1975年10月19日生,汉族。
被告于敏,女,于1975年12月17日生,汉族。系被告汪海清之妻。
被告汪海明,男,于1974年1月13日生,汉族。系被告汪海清之兄。
原告赵福才与被告汪海清、于敏、汪海明民间借贷纠纷一案。本院于2014年12月25日立案后,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15年3月27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。原告赵福才、被告汪海明到庭参加了诉讼,被告汪海清、于敏经本院依法传唤,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。本案现已审理终结。
原告赵福才诉称,2014年3月8日,被告汪海清、于敏夫妇因购买大货车在我处借款61412元,双方约定月利率为13‰。由被告汪海明担保。现被告汪海清、于敏到外地打工,多次催要拒绝接电话,现无法联系。故提起诉讼,要求:1、三被告立即偿还欠款本息68596.97元(至2014年12月8日止的利息);2、诉讼费由三被告承担。
被告汪海明辩称,被告汪海清是我弟弟。原、被告什么时间借款我不知道,我担保此款是在2014年3月27日重新打条时,于连洋的妻子赵凤杰找我,让我在我弟弟签的欠据上签字,她说就是让我证实一下,我就在欠据上签了名字。我认为我不应该承担连带保证责任。
原告赵福才为支持其诉讼主张,在本院开庭审理时出示了被告汪海清、于敏于2014年3月8日给原告出具的欠条一份。用以证明被告汪海清、于敏由被告汪海明担保于2014年3月8日在原告处借款61412元,双方约定月利率为13‰.
经庭审质证,被告汪海明认为:车抵押的事我不知道,我弟弟也没有让我担保,是原告赵福才的妹妹赵凤杰找我在欠据上签的字,我才签的名字。
本院经审查认为:1、被告汪海清、于敏未到庭,应视为其对质证权利的放弃;2、原告提供的这份证据其形式和内容均符合相关的法律规定。所以,对这份证据予以采信。
被告汪海清、于敏在法定期限内既未提出答辩,三被告也未提供相关证据反驳原告的诉讼主张。
根据本院确认的证据,结合庭审调查,可以认定以下基本事实:
被告汪海清与被告于敏是夫妻关系,被告汪海清是被告汪海明的弟弟。2014年3月8日前,被告汪海清、于敏在原告处借款未给付。因2014年3月8日被告汪海清的父亲去世,原告找到了回家的被告汪海清和被告于敏要求二被告结算欠款。经双方核算,被告汪海清、于敏共欠原告本息合计61412元。因二被告暂时不能还款又重新给原告赵福才出具了一张欠据,欠据标明:欠款61412元、月利率为13‰.用北奔蒙K80037作抵押(未办抵押登记)。嗣后,原告赵福才的妹妹赵凤杰拿着欠据找到被告汪海明,让他为其弟弟汪海清欠款担保,被告汪海明在担保人处签了名。被告汪海清、于敏在安葬完被告汪海清的父亲后又外出打工,至今无法联系。原告诉讼来院,要求三被告承担本案的民事责任。
本院认为,1、被告汪海清、于敏夫妻在原告处借款未偿还,经结算又给原告出具了新的欠据,形成了新的债权、债务关系,新的借款约定不违反相关的法律规定。所以,原告要求被告汪海清、于敏承担本案的民事责任的请求应予以支持;2、被告汪海明系被告汪海清之兄,在原告相劝下在担保人处签了名,为其弟担保,应该认为是其真实意思表示。该约定未有特殊标明,应视为连带保证。因此,原告赵福才要求被告汪海明对被告汪海清、于敏的债务承担连带保证责任的请求应予以支持。依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》第一百四十四条和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》第一百零七条、第二百零七条以及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》第二十一条、第三十条第一款第(二)项、第三十四条第一款第(二)项之规定,判决如下:
被告汪海清、于敏在本判决生效后三日内给付原告借款61412元,利息7185元(至2014年12月8日止的利息,即61412元×13‰·月×9月),两款合计68597元。被告汪海明对被告汪海清、于敏的债务承担连带保证责任。
如果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,应当依照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》第二百五十三条之规定,以13‰月利率计算的一般债务利息和按本金61412元万分之1.75每日支付延迟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。
案件受理费1465元、诉讼保全费706元由三被告承担,公告费600元由被告汪海清、于敏承担。
如不服本判决,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,向本院递交上诉状,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,上诉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中级人民法院。
本文书履行期最后一日起,两年内为申请执行有效期。
审 判 长  胡世森
代理审判员  李可欣
人民陪审员  张 昕
二〇一五年四月十六日
书 记 员  李 菲

公 告

  一、本裁判文书库公布的裁判文书由本法院录入和审核,并依据法律与审判公开的原则予以公开。若有关当事人对相关信息内容有异议的,可向公布法院书面申请更正或者下镜。
  二、本裁判文书库提供的信息仅供查询人参考,内容以正式文本为准。非法使用裁判文书库信息给他人造成损害的,由非法使用人承担法律责任。
  三、本裁判文书库信息查询免费,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利用本裁判文书库信息牟取非法利益。
  四、未经许可,任何商业性网站不得建立与裁判文书库及其内容的链接,不得建立本裁判文书库的镜像(包括全部和局部镜像),不得拷贝或传播本裁判文书库信息。
汤原县人民法院